工程检测服务垂询热线
400-020-6606
产品开发
查看更多
  • 该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大规模并行处理的CrackNet软件,具有全自动病害检测功能,是全球唯一投入使用的基于大规模深度学习技术的智能路面破损检测技术,目前用户地区包括美国、巴西、南非、日本和中国。
  • 采用物联网及与云技术,在桥梁关键位置安装和部署传感器和物联网系统感知桥梁的重要参数变化,通过云端健康监测系统软件实现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整体评估。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人民日报》报道广东建科院服务中山西区老旧小区改造案例
加载中... 2024.12.19
12月16日,《广东中山老旧小区改造满足多元诉求 居民全程参与 共绘幸福生活》一文在《人民日报》要闻2版上刊登,而广东建科院所属广东建科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创研院”)正是负责文中所提的广东省中山市西区街道西苑新村小区这个改造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广东建科院积极引入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模式,覆盖项目从规划蓝图到后期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创新提出“五个全过程”的老旧小区改造样板,形成中山经验。

《人民日报》报道中山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该项目技术团队由创研院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吴瑜灵,广东建科院副总工程师、创研院总工程师、博士后、正高级工程师张凯领衔带队,城市更新研究中心负责人杨玉冰,技术人员徐鹏程、曾韵扬、杨文婷等人组成。
 
在中山市西区街道西苑新村小区,广东建科院创新采用“全过程高位统筹、全过程设计咨询、全过程质量管控、全过程安全监管、全过程公众参与”五个全过程模式,积极推行实施多功能气凝胶、施工厘米级无人机等新材料新科技,给房屋穿上了保暖舒适的“新衣”,显著提升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性;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精准监测,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通过创新实践让老旧小区改造补齐设施短板、完善社区功能、提升居住品质,全力推进该项目改造进度跻身中山市前三,2023年赢得全市通报表扬的佳绩。
 
广东建科院全过程咨询团队巡查现场
西区城建局给广东建科院全过程咨询团队的
感谢信和表扬信
 
同时,广东建科院还协同社区街道打破传统决策桎梏,大胆创新将决定权交予居民手中,让居民成为主角,改造方案紧密围绕居民生活点滴精心打磨,与居民真诚沟通,三年旧改居民同意率均达80%以上;改造实施中携手直面问题,巧妙化解矛盾,齐心凝聚共识,全力构筑了公众参与桥梁,共同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深度践行旧改工作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让旧改真正改到老百姓心坎上。小区物业与居民送锦旗表达认可,80岁老党员以诗表意盛赞改造成果等案例不胜枚举。
 
下一步,广东建科院将继续深耕细作、开拓创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不断发展完善全过程咨询,高质量推进服务融通创新,为推进地方政府提升城市品质贡献建科力量。
 
 
 
 
延伸阅读:《人民日报》报道
居民全程参与 共绘幸福生活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洪秋婷 2024-12-16 
 
“小区环境越来越好了。”谈起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广东省中山市西区街道西苑新村小区居民黄伟强竖起了大拇指。
 
小区里,一栋栋美观的楼房矗立,路面平整,绿树成荫。新建的活动绿地上,几名老人正坐在石凳上拉家常。楼内地面铺设了灰绿色的防滑条,楼梯上涂着防滑漆。“楼道里干净又亮堂,老人出行也方便。”黄伟强说。
 
西苑新村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现有居民230户。经历几十年风雨,小区一度外墙残旧,基础设施老化,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少困扰。“有一年下大雨,外墙成块脱落,非常危险。”黄伟强说,听说小区要改造,大家都非常期待。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中山市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小区的居住环境、设施条件、服务功能。
 
2022年底,西苑新村小区改造项目启动。居民的诉求多元,如何以有限的改造资源让更多人满意?“由居民全过程参与,决定改什么、怎么改。”西苑社区党委书记黄美棋介绍,社区发放了居民意愿调查表,针对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改造聚焦在翻新楼栋外立面、改善路面和楼梯间环境等方面。
 
“居民对改造的同意率高达84.85%。”黄美棋说,楼栋外立面改造前,自己在居民代表微信群里发出通知,请大家到场投票。
 
“我参加!”黄伟强第一时间响应。作为西苑新村小区楼栋长之一,他常在居民代表微信群里与社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沟通,反映居民需求。
 
讲解会上展示出3种颜色的外墙设计方案以及不同材料的面板。“综合居民们的建议,最后定下米黄色外立面方案,美观又耐用。”西区街道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刘和星说。
 
改造成效好不好,居民说了算。从开工到完工,居民的决策、监督、评价始终“在线”。“每个楼栋门口都张贴了二维码,遇到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垃圾处理等问题,居民可随时投诉,我们通过投诉管理台账,对居民意见进行处理。”刘和星介绍。
 
改造后的西苑新村小区焕然一新:建筑得到加固、修缮,道路、排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完成雨污分流改造,修缮道路、铺设沥青,增加燃气管道等;增加停车位,有效解决了居民的停车难题。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中山创新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邀请居民作为群众监督员,加强各方沟通,化解矛盾纠纷。”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老旧小区改造科科长黄轰说,这些举措提高了改造的质量和效率,也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据介绍,2023年至今,中山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194个、完工89个,惠及居民2.3万余户。
 
 
 
来源:创研院